
- ? 指數型基金
- ? 股票型基金
基金簡稱:-- | 基金代碼:395011 | ![]() |
|||||||||||
![]() |
|||||||||||||
基金類型:-- | 凈值日期:-- | ||||||||||||
![]() |
|||||||||||||
單位凈值:-- | 累計凈值:-- | ||||||||||||
![]() |
|||||||||||||
日漲跌幅:-- | |||||||||||||
![]() |
|||||||||||||
階段收益率
|
適合客戶: 適合希望資金平穩增長,而非高風險高收益,看好債券及新股市場的投資者。 |

一季度海外主要經濟體基本面仍表現出韌性,但持續收緊的貨幣政策,也給金融體系帶來脆弱性,硅谷銀行事件的發生引發了對美國銀行體系穩健性的擔憂,美聯儲不得不為了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而創造新的金融工具并進行了擴表。市場對于美聯儲加息進程也傾向于接近尾聲,但對于美國債務上限問題、衰退預期及其衰退的程度還沒有反應在市場表現中。
國內一季度是疫情快速過峰的開局之季,國內經濟活躍度持續提升,內需修復,地產銷售和消費數據均有顯著改善,基建投資保持韌性,出口方面,雖有隱憂,但整體好于預期。通脹方面,CPI今年翹尾因素高點已過,新漲價因素方面,能源價格和主要食品價格受全球基本面增速拖累、能繁母豬維持高位等影響,物價整體上行壓力不大。
宏觀政策方面,兩會政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赤字目標定在3%,將工作的重心落在“高質量發展”??紤]到2022年央行上繳利潤帶動的財政發力作用,今年的財政政策作用可能弱于2022年,那么今年經濟的重心大概率是經濟內生性的修復動能,即“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3月中旬,央行超預期降準0.25%,有效緩解了銀行負債端壓力,呵護寬信用成果,在海外銀行風險事件持續發酵的過程中,有力地呵護了市場信心。
債券市場方面,一季度,債券收益率先上后下,市場主線由“強預期”逐步切換成“弱預期”。從整個一季度來看,1-3年短利率收益率上行較多,長端利率變化不大,10年國債收益率收至2.85%,利率債收益率曲線呈現平坦化上行走勢。信用債則表現強勁,票息策略受到追捧,信用利差大幅壓縮,中低等級城投債表現最優。轉債方面,春節前轉債跟隨權益市場快速上行,春節后轉為震蕩行情,TMT板塊成為一季度A股主線行情,但轉債TMT含量相對不高,導致并未被顯著帶動,轉股溢價率整體較上季度末小幅抬升。
權益市場方面,一季度,指數和交易量顯著抬升,市場多條主線表現可圈可點。1月疫情快速過峰,大家修正對基本面預期,北向資金持續流入,市場表現出普漲行情。進入2月,市場缺乏主線,但中長期又相對樂觀、各個板塊快速輪動,交易難度上升。3月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一帶一路等概念火熱市場, TMT板塊持續走出估值修復行情,但市場整體新增資金量不足,其他不少板塊走出年內新低。未來伴隨一季報信息更多的披露,企業盈利得到改善的公司,亦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本基金在報告期內組合增加了權益類資產的配置,配置重點偏于消費、地產和大金融。純債配置以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為主,嚴控信用風險,組合整體久期偏短??赊D債方面,轉股溢價率整體較上季度末小幅抬升,保持兼顧個股基本面和轉債性價比的持倉配置。權益方面,看好線下消費的復蘇,密切關注房地產投資增速可能的預期差以及新興制造業領域業績和估值匹配的公司。

資產類型 | 金額(元) | 資產占比(%) | |
---|---|---|---|
權益投資 | 3,087,703 | 13.63 | |
固定收益投資 | 19,109,127.61 | 84.33 | |
金融衍生品投資 | 0 | 0.00 | |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 299,940.74 | 1.32 | |
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計 | 158,648.16 | 0.70 | |
其他資產 | 3,596.57 | 0.02 |

行業類別 | 金額(元) | 資產占比(%) | |
---|---|---|---|
農、林、牧、漁業 | 125,766 | 0.56 | |
采礦業 | 72,600 | 0.32 | |
制造業 | 1,485,745 | 6.59 |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77,400 | 0.34 | |
建筑業 | 0 | 0.00 | |
批發和零售業 | 205,840 | 0.91 |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0 | 0.00 | |
住宿和餐飲業 | 0 | 0.00 |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39,340 | 0.17 | |
金融業 | 548,545 | 2.43 | |
房地產業 | 227,602 | 1.01 |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0 | 0.00 |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0 | 0.00 |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21,240 | 0.54 |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0 | 0.00 | |
教育 | 0 | 0.00 |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71,625 | 0.32 |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112,000 | 0.50 | |
綜合 | 0 | 0.00 |

序號 | 股票名稱 | 資產占比(%) | |
---|---|---|---|
1 | 中信證券 | 0.86 | |
2 | 安琪酵母 | 0.78 | |
3 | 上海家化 | 0.73 | |
4 | 百聯股份 | 0.69 | |
5 | 中國平安 | 0.61 | |
6 | 新泉股份 | 0.58 | |
7 | 光明乳業 | 0.57 | |
8 | 圣農發展 | 0.56 | |
9 | 華發股份 | 0.55 | |
10 | 杭州銀行 | 0.54 |

序號 | 債券名稱 | 資產占比(%) | |
---|---|---|---|
1 | 22進出06 | 44.78 | |
2 | 21國債08 | 10.89 | |
3 | 22國債14 | 10.78 | |
4 | 21國債15 | 4.50 | |
5 | 浦發轉債 | 4.48 |